东鹏饮料拟登陆港股逐浪国际市场 海外本土化建设系扎根之要

配资导航 2025-4-8 6 4/8

4月3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

在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的当下,众多企业为求新突破,纷纷将视野投向海外,掀起一场跨国 “淘金潮”。近两年,内地企业赴港股上市热潮不断。2024年,美的集团、顺丰控股、龙蟠科技等企业已成功登陆港股;2025年以来,海天味业、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也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东鹏饮料此次选择港股上市,正是看中了其市场潜力。

港股市场具有显著优势。一是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二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对于行业龙头如东鹏饮料而言,港股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更有利于其拓展国际市场。此外,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优化新股上市审批流程、为百亿港元市值以上A股公司开辟快速审批通道等,也为东鹏饮料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出海路径明晰:建厂先行,剑指东南亚

近年来,东鹏饮料以其独到的市场眼光和前瞻布局,跻身国际市场探索先锋之列。尽管国内运动能量饮料赛道仍具成长潜能,东鹏饮料却未雨绸缪,锚定出海战略。据东鹏饮料年报显示,当前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更重要的是,它还在印尼和越南设立了子公司,海南和昆明的生产基地也在建设中,未来这些地方将成为它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枢纽。

云南,位处中国南疆,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堪称西南出海咽喉;海南,作为外贸前沿阵地,坐拥政策利好与交通便利,是链接内外市场的黄金纽带。东鹏饮料落子于此,战略深意昭然若揭,意在借地缘之便,为品牌出海架桥铺路。而海南基地的落地,既能赋能当地发展,又能以更敏捷的响应、更低廉的成本,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厚植核心竞争力。显然,东鹏饮料意在以海南为跳板,撬动东南亚广阔天地。

扎根海外之要:本土化运营破局

当下,东南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当地消费者购买力稳步上扬,对多元饮料品类的诉求水涨船高,为中国饮料品牌出海营造了黄金窗口期。

东南亚大部地处热带,常年酷热,饮料刚需旺盛,加之全球制造业南迁,高强度劳作的蓝领群体对能量饮料的需求激增。据 Statista 数据,2023 年东南亚能量与运动饮料市场规模攀至110亿元,预计年化增速5.9%,潜力惊人。

然而,这片市场早已强敌环伺,红牛、魔爪等国际巨擘割据大半江山。东鹏饮料欲突围,必须直面重压,探寻差异化竞争路径。

在国内,东鹏饮料凭高性价比异军突起,但国货出海,物流成本常成 “拦路虎”。单纯贸易出口,高昂运费易折损海外竞争力,品牌出海恐功亏一篑。故而,海外设厂、搭建完备供应链、压降运输成本,成为东鹏饮料站稳脚跟的关键。只是当下,其迈向东南亚市场之路,挑战重重。

他山之石可鉴:海外融资赋能远航

中国饮料出海潮起,已有品牌蹚出可行路径,蜜雪冰城便是典型范例。蜜雪冰城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验证了“低价+供应链”模式在行业整合期的有效性。通过自建五大生产基地和12小时配送网络,蜜雪冰城支撑起全球超4.6万家门店的运营,实现了从原料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把控。这种模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为东南亚市场现制茶饮的头部品牌,蜜雪冰城上市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关注,为其他布局东南亚的企业提供了示范效应。这表明,中国茶饮品牌在海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为“中国茶饮品牌集体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蜜雪冰城上市首日股价大涨,显示出资本对其“万店规模+稳定盈利”模式的高度认可,扭转了市场对现制饮品赛道“高增长难盈利”的固有认知,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估值修复,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信心。

蜜雪冰城的出海经验对东鹏饮料极具借鉴意义。蜜雪冰城靠向加盟店供料盈利,海外供应能力直接掣肘扩张步伐。东鹏饮料以经销为主,海外稳定供货离不开当地建厂。同时,携手当地经销商,依循消费习惯定制产品,方能契合市场偏好,提升品牌亲和力。

当前,中国饮料品牌出海尚处起步,需海量资金与时间沉淀。近两年,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头部品牌扎堆赴港上市,募资聚焦供应链升级,足见融资对海外拓展的关键作用。近期 A 股巨头赴港上市潮起,亦为东鹏饮料点亮新思路。

东鹏饮料国内根基深厚,作为 A 股饮料龙头备受资本追捧,未来发展被广泛看好。但品牌出海耗资不菲,或可借海外融资、觅合作伙伴破局,护航出海战略落地。东鹏饮料身为国内能量饮料领军者,有潜力在东南亚崭露头角。自踏上海外征途,虽挑战重重,但未来能否于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值得翘首以盼。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 THE END -

配资导航

4月08日19:18

最后修改:2025年4月8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