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市组合拳显威 A股港股强势反弹

配资导航 2025-4-11 7 4/11

在全球资本市场经历大幅震荡后,4月8日至10日,A股和港股连续3日迎来反弹。

这背后是包括“国家队”、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在内的多路资金密集出手支持资本市场。

自4月7日以来,以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频频发声并增持ETF,央行表态将在必要时向汇金公司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金融监管总局也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进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投资机构大多看好后市,认为机会大于风险,并普遍看好消费板块。

稳市组合拳显威 A股港股强势反弹

市场反弹梯队显露

4月8日以来的3个交易日,A股和港股双双迎来反弹。

经过连续3日反弹,截至4月10日收盘,上证指数重回3200点之上,收于3223.64点,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10%,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4.17%、5.16%。

4月7日至4月1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为1.62万亿元、1.65万亿元、1.74万亿元和1.61万亿元,交投活跃。

从行业表现看,近3个交易日(4月8日至4月10日),申万一级行业悉数上涨,商贸零售、国防军工、社会服务、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14.05%、9.91%、9.04%、9.03%、9.01%;而银行、汽车、公用事业等行业涨幅靠后,分别上涨1.41%、2.77%、3.18%。

港股也连涨3日,4月8日至4月10日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4.30%,收复2万点关口,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9.37%。

值得一提的是,南向资金很热情,继4月7日市场大震荡之际净买入153.73亿港元之后,4月8日和4月9日再度净流入天量的236.34亿港元和355.86亿港元,分别位列历史单日净买入额的第六位和第一位。

不过,到了4月10日,南向资金净流出40.33亿港元,说明部分南向资金开始兑现收益。

“近日A股和港股市场均出现了明显的反弹,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扬。但个股表现分化明显,受政策利好的消费板块表现强劲,受关税政策影响的电子、汽车等表现相对落后。市场短期内可能面临反复震荡,部分股票或承压。”受访人士向记者分析称。

接受采访的多家投资机构认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不会影响A股中长期走势。

永赢基金认为,关税政策虽然会阶段性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加大A股波动。但放眼中长期,我国经济已具备较强韧性和抗压能力,且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出台;若股市走弱,稳市资金也同样值得期待。因此,关税政策无法改变A股“以我为主”的大趋势,市场风险有限,可以结合业绩预期,把握调整带来的机会。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也表示,我国股市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短期美国加征关税或会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产生影响,但在国内基本面企稳改善的大方向下,增量政策也有望持续出台,短期扰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走势。

多路资金合力护盘

关键时刻,A股市场得到多方资金合力支持,“国家队”也出手增持。

4月7日至8日凌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纷纷宣布增持中国股票资产。其中,中国国新以专项再贷款增持,首批金额800亿元。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闭环。

同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

此外,中国诚通、招商局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及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发布增持回购通知。

另外,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出手了。

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4月7日至4月9日,超100家上市公司抛出回购预案或发布股东提议回购公告,拟回购总金额上限超400亿元;近70家上市公司抛出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总金额上限近400亿元。这意味着,上市公司近日拟回购和增持总金额上限合计近800亿元。

与之相比,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为277亿元,反映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也开启自购模式。

4月7日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基金,包括博时基金、鹏扬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招商基金等,它们计划自购累计金额超2亿元。

总体来看,近几日ETF市场放量明显。从资金扫货情况来看,业内预计“国家队”资金在4月7日至4月9日连续3日增持ETF。不过,在4月10日,A股市场总体呈平稳上涨态势,“国家队”没有明显入场迹象。

具体来看,4月7日,ETF市场全天成交额突然放大至3321.38亿元,为2024年10月10日以来高点,且较之上一个交易日的2555.66亿元增长近三成。

此后连续3天,ETF全天成交额均超过了4月7日,在高位徘徊。具体来看,4月8日,ETF市场全天成交额较4月7日再度攀升24%至4115.9亿元;4月9日为3722.3亿元;4月10日为3451.7亿元。

其中,尤以沪深300ETF成交额放量最大。市场上最大的4只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4月7日合计成交约505.06亿元,净流入资金401.28亿元;4月8日,其合计成交额上升至605.63亿元,净流入资金约为533.49亿元;4月9日,其合计成交额为131.44亿元,净流入资金约为61.51亿元。

机构青睐大消费

近期市场震荡,不少机构认为这正是买入的时机。

4月8日,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表示,“投资的本质就是要寻找伟大的公司。在关税政策下,一些优质的公司因为市场情绪的影响而被低估,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

4月7日,一家华南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当天增持了超跌的优质港股。另一家北京私募人士也表示,当天加仓了消费和医药股。

华夏基金认为,快速下挫后存在交易边际好转机会,叠加中国权益资产整体估值仍然是估值洼地,当下或是一次重要逆向布局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家机构皆认为,“内需+消费”是受关注的投资方向。

莫小城表示,对消费和医疗板块持续保持乐观,结构性机会将继续主导市场。而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银发经济、科技成长和消费复苏这三个板块。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李铭洛也表示,积极关注内需属性明确、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选消费品种。

永赢基金表示,配置上“以我为主、以内为主”,重视内需支撑+政策预期的大金融地产链、新消费、央企重组三大权重股方向。

不过,短期内回避风险也是不少机构的选项。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增加了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不确定性,短期内波动加剧,可以关注高股息、黄金等板块。但其也指出,未来提振内需是政策重点,可以关注消费行业。

金鹰基金表示,近期市场谨慎情绪攀升导致资金更加偏好防御性资产,短期建议关注政策支持、估值偏低的内需方向,以及红利板块在关税政策不确定下的投资价值。

万家基金也建议关注低估值央国企和红利板块。理由是,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极速下降的时期,低估值资产有望成为避风港,估值下修风险小;同时多数央国企和红利资产企业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为确定,受关税扰动影响小,基本面风险小。此外万家基金关注重点还包括权重指数、内需板块、错杀板块、自主可控板块等方向。

- THE END -

配资导航

4月11日11:46

最后修改:2025年4月11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