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省政协举行政企协商会,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会上,12位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作口头发言。现辑录要点如下: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南存辉(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化光伏发电支持体系,推动多元融合发展。对存量设施农用地进行全面梳理,优先使用存量设施农业用地发展农业光伏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海上光伏项目融合发展,鼓励利用闲置滩涂用地建设“光伏+”项目。加强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优化绿色能源电价与交易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细化分布式光伏电力入市规则,完善虚拟电厂交易机制和平台。探索以跨年甚至多年期电力合同为主的电力交易模式,适度发展中适度发展中长期电力期货和衍生品交易,加快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和履约保障机制建设。推广用户侧储能“两充两放”策略,对冲收益波动风险。
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标杆,提升产业绿色认证水平。完善零碳园区标准体系,探索建立“绿电直供”机制和国际互认的碳认证体系,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扩展绿证市场消纳场景,出台绿证交易激励政策。
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创新型平台
鲁伟鼎(万向集团董事长):
进一步完善政企合作推进创新型平台建设的机制。对由民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创新平台,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推进和保障机制,在制度上强化企业在创新平台规划、建设、产业导入、运营等方面的作用,政府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服务,政企双方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质效。
以一流营商环境
筑牢人工智能时代
中国创新矩阵浙江高地
于英涛(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手段,助力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和使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探索推进相关业务的“无人化、无接触化”自主办理。
扩大算力普及和数据开放,抢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先机。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布局,积极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算力支持。统筹遴选、开放一批关键场景和高质量数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加大对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以项目为牵引,加快技术攻坚突破和产业培育,助力我省打造最具创新创业活力“黑土地”。
打造支持前沿科技企业发展的
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创新浙江建设
韩璧丞(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创新和拓展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场景,如进一步推广“高科技助残项目”、开创心理健康融合人工智能检测干预新模式、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建设科技创新型老年康复中心样板场景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应用生态,加速推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在我省应用推广、迭代升级。将更多人工智能产品纳入新一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使更多新技术成为大产业。
鼓励引导民营中小企业
“出海”拓市
助推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朱柏荣(省政协委员、浙江富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强化协同联动,增强“出海”工作合力。出台重点产业“出海”中长期方案,根据企业“出海”目标行业和市场,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构建专业服务矩阵,组建“出海”合规建设服务团队,加强政策指导和方案引导。
优化投资服务,加强“出海”平台支撑。积极为企业“出海”提供多功能、一站式服务。提档升级境外产业园,在海外投资管理、机制保障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陆国庆(省政协委员、浙江中行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
适时修订完善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进一步细化完善数字经济、跨境贸易、知识产权证券化、执法检查等领域的规定,确保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更完备、内容更前瞻、实施更有效。
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为。编制高频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着力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行柔性执法,规范清理第三方服务行为。
优化司法机关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服务作用。加大对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侦查、打击力度。加强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完善机制 强化协同
推动民营企业授信安排
平稳有序
邵斌(省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
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贷债务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银行间协同,实现企业授信安排的平稳有序。由存量授信合作基数较大的银行牵头,在充分梳理企业存量流动资金贷款债项后,组织各信贷合作银行开展债务优化工作,鼓励授信银行主动为企业拉长债务周期,提供跨周期金融支持。
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就民企“硬实力”
陈敏(省政协委员、杭州利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完善沟通平台,提升交流互动实效。搭建政企多元沟通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方便企业随时反馈问题和建议,政府及时发布政策解读等信息,并形成办理闭环机制。完善国企、民企合作通道,健全合作制度规则,推动双方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开展合作。
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提升政策精准度,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公平性。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
坚持依法办事,打造公正透明法治环境。完善民营经济发展司法保障机制,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法规落实落细。
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
充分释放外贸新动能
潘玉平(由莱集团首席执行官):
推动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加大对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培育力度,加强总部基地建设,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浙江“品牌出海”亮丽名片。
完善消费补贴政策,促进美丽经济健康发展。在“两新”政策的细化实施中,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将相关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推动智能化、健康化个护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壮大耐心资本
助推创新浙江建设
陈万翔(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东方嘉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形成培育耐心资本的示范效应。成立政府性专项耐心资本引导基金,扩充政府产业基金中的长线资金规模。设立专门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耐心资本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规模放大效应。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耐心资本的“耐心”作用。针对不同阶段的耐心资本基金,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以科学的考评体系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
完善基金接力机制,加强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支持。构建不同阶段政府性基金之间的协同接力机制,进一步完善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长期主义投资文化。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在投资方法、投资策略方面迭代升级,引入长期资金,进行跨周期投资。引入和丰富主权基金、家族基金、保险资金等其他长期耐心资金的出资主体,营造长期主义投资文化。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马钢锋(金华市政协常委、晟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供应链金融。完善信贷评估机制,试点“工程订单质押贷款”,支持优质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搭建建筑供应链“数字债权凭证”服务平台。试点绿色建筑金融激励,引导行业低碳转型。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葛凡(嘉兴市政协委员、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完善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释放科研资源效能。加强“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推广使用,推动更多“高精尖”仪器设备纳入平台,持续提升平台能级。完善平台运营模式,增强服务效能,提高平台使用率。
完善人才政策,夯实创新发展根基。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放宽跨区域流动人才相关政策认定标准,增强跨区域引才吸引力。持续完善外籍人才便利化服务措施,做好外国人来华证卡集成改革后半篇文章。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3698/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