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导语】
4月9日,功率半导体新秀锴威特(688693.SH)发布了2024年年报,上演了业绩“大跳水”的剧情。
年报显示,2024年,锴威特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9.12%至1.3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下滑646.16%至-9718.93万元,为上市首亏。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家以平面MOSFET为核心产品的功率半导体厂商正面临着“寒冬”的考验。
4月11—14日,就业绩下滑、销售费用激增、高管逆势涨薪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锴威特证券部发函并致电询问,其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复称,公司已知悉相关情况,但目前暂不接受媒体采访和调研。
【摘要】
1.行业价格战白热化。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疲软以及晶圆扩产项目集中落地等因素影响,功率半导体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并催生行业价格战。受此影响,2024年,锴威特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降至35.46%,同比下降9.51个百分点。
2.销售费用激增难阻业绩下滑。2024年,锴威特的销售费用同比猛增85.80%至1947.70万元,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的4.9%飙升至14.97%,然而,当期营业收入却同比下滑39.12%。
3.存货规模逼近营收。2024年末,锴威特的存货账面价值高达1.14亿元,逼近当年的营收规模(1.3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390.96天攀升至545.04天,库存去化压力凸显。同期末,其应收账款占比也从2023年的44.57%跃升至60.78%。
4.短期需聚焦存货去化与应收账款改善信号。对投资者而言,短期来看,行业价格战或仍将持续,锴威特业绩继续承压的可能性较高,需重点跟踪其存货去化进度及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改善信号,警惕存货减值与回款压力对企业运营的持续影响。
【正文】
一、行业价格战白热化,毛利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在电子设备的核心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领域,功率半导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实现电源开关、变频、变压等功能的核心部件,功率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MOSFET是功率半导体的主流产品之一。
目前,全球MOSFET市场呈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东芝等国际巨头,凭借先进制造工艺、深厚技术积累和规模化研发投入,占据主导地位。
据全球咨询机构QY Research发布的《全球MOSFET市场报告2023—2029》,2022年,全球前十大厂商的市场份额约为80%,核心厂商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东芝等国际巨头。相比之下,国产厂商虽近年加速崛起,但整体市占率仅约为10%,在高端产品领域仍需突破技术壁垒。
需注意的是,近年来,行业生态发生巨变: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疲软、2021年“缺芯潮”催生的晶圆扩产项目集中落地等因素影响,功率半导体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凸显。供需天平的倾斜直接催生行业价格战,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功率半导体新秀,锴威特于2023年8月登陆科创板,而这轮行业价格战直接冲击其盈利能力。
2024年,锴威特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降至35.46%,同比下降9.5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功率器件毛利率从2023年的17.44%骤降至5.54%,功率IC毛利率微降3.27个百分点至90.17%,而技术服务毛利率则遭遇断崖式下跌,同比减少61.61个百分点至5.40%,反映出其各业务线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成本与价格博弈压力。
二、销售费用激增八成,难阻业绩下滑
面对白热化的行业价格战,锴威特在销售端积极布局,却难以摆脱核心业务承压的困境。
年报显示,2024年,锴威特新组建了市场部,负责市场洞察、客户开拓与品牌策略,通过展会、客户需求挖掘、客户口碑推广、有针对性地联系客户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推广。这一年,锴威特的销售费用攀升至1947.70万元,同比增长85.80%;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的4.9%飙升至14.97%,主要因加大对重点市场的布局和产品推广,以及销售人员和销售网点增加所致。
然而,销售投入激增未能转化为营收增长动能。2024年,锴威特的营业收入同比锐减39.12%,降至1.3亿元。其中,核心产品功率器件营收从2023年的1.21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7089.98万元,同比降幅达41.63%;功率IC产品营收亦从2023年的5231.06万元降至2024年的3878.22万元,同比下滑25.86%,两大核心产品线均遭到较大的冲击。
对于业绩滑坡,锴威特在年报中解释称,2024年,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有所减弱,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同时,2021年“缺芯潮”期间启动的晶圆扩产项目陆续完工,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剧了功率半导体产品的市场价格竞争。在此背景下,公司产品售价持续承压,导致公司销售规模及利润指标出现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下滑,锴威特的多位高管却逆势涨薪。
Wind数据显示,2024年,锴威特的董事长丁国华、总经理罗寅、副总经理谭在超、副总经理司景喆、董秘严泓的年薪分别为121.48万元、108.84万元、108.97万元、99.95万元、96.9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13%、46.63%、41.98%、1108.59%、86.88%。
三、存货规模逼近营收,应收账款占比攀升至六成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整体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年报显示,2024年末,锴威特的存货账面价值高达1.14亿元,逼近当年的营收规模(1.3亿元)。同期末,锴威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075.76万元,成为当期业绩亏损的主要推手之一。
同期末,锴威特的应收账款为7909.95万元,应收账款规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60.78%,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44.57%。
从运营效率指标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4年,锴威特的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390.96天攀升至545.04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亦从2023年的113.59天跃升至241.17天。两大核心周转指标均创下近年新高,反映出锴威特面临库存积压和回款周期延长的双重压力。
四、核心观点:短期需聚焦存货去化与应收账款改善信号
在功率半导体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双重冲击下,国内厂商正面临短期业绩承压与长期技术突破的关键考验。
作为行业的追赶者,锴威特不仅需直面短期价格竞争压力,更需加速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向高附加值的碳化硅功率器件、车规级芯片等高端领域深度转型,以在新一轮产业周期中重构竞争优势。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来看,行业价格战或仍将持续,锴威特业绩继续承压的可能性较高,需重点跟踪其存货去化进度及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改善信号,警惕存货减值与回款压力对企业运营的持续影响。
长期来看,此轮价格战本质上是技术研发实力、供应链韧性与规模效应的综合比拼,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与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将率先抢占新一轮增长窗口。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锴威特在高端产品研发上的突破进度,如车规级MOSFET的认证进展、碳化硅器件的量产能力建设,以及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及技术创新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3726/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