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近些年来,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支持“外摆位”,人们普遍感受到烟火气息的回归。各地市民摆摊也成为消费提振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众多城市中,重庆市荣昌区尤为典型。荣昌位于川渝结合部,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物产丰饶,旅游资源丰富——荣昌陶、猪、卤鹅、河包粉条闻名遐迩,夏布小镇等景点更以地摊“接地气”形式传扬“深厚”非遗文化。
荣昌夏布小镇一角,图片来源:网络
从“公务员带头花钱,过年买几身新衣服,周末带家人吃顿饭”到摆地摊的“卤鹅哥”爆火,再到五一外地车停车免费,荣昌屡屡登上热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外部借力,点石成金
笔者在多方查阅与采访中发现,荣昌火爆全网,离不开一位人民的好书记——区委书记高洪波:每次和商家开会,他都能准确叫出每位老板的名字,他喝的是奶茶,吃的是7块钱一碗的路边摊……务实亲民的作风,为他赢得广泛的尊重和认可。经济观察报资深记者张晓晖也说,“我开始喜欢上他。”
值得一提的是,当某小报对其做法吐露微词时,不少荣昌市民自发表达支持声音。社会各界对他的认同感,体现的不仅是其个人魅力,更是基层治理与民意互动的双向奔赴。“官民共识”就此折射出彼此信任的社会肌理。
荣昌走红背后,既有当地如高书记等政府层面长期推动,又有广大市民热情参与,除此之外,还有一股智囊团的“外援”。
2024-2025年之交,高书记曾多次组织“荣昌大讲堂”主题赋能课,邀请多位实战型讲师,解析新消费趋势,探讨如何提振消费,提升城市品牌。授课内容包含城市IP塑造、短视频传播、线下场景打造等。讲师团队中,一支来自酣客君丰的团队格外引人注意。
翻阅酣客君丰公众号可以发现,这家企业和荣昌区政府颇有渊缘,曾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连续4次在荣昌授课,授课主题涵盖“城市生动化”“AI工具使用”“短视频培训”等。
笔者还发现,荣昌区政府分别授予酣客君丰5位讲师“青年创业导师”“荣昌区智库专家”“消费创新教练”“新质生产力导师”“扩投资、扩消费、扩人才”课题组研究员、客座专家等荣誉。
酣客君丰王为授课荣昌大讲堂
在授课中,酣客君丰讲师王为、玄丽娜、李世昌等结合市场调研,针对荣昌消费创新、城市“生动化”等课题给出工具化对策。王为建议,荣昌要树立“川渝质价比之都”“尖物实价之城”“西南体验之都”“川渝颜值之王”等新认知,确定差异化城市定位。
高洪波书记向王为(左)颁发荣昌区委党校“扩投资、扩消费、扩人才”课题组研究员、客座专家聘书,并授予“消费创新教练”“新质生产力导师”称号
高洪波书记向玄丽娜(左)授予“荣昌区智库专家”
第二次授课时,高洪波书记(右)赠予王为礼物
“卤鹅哥”林江正是酣客君丰系列课程的听讲嘉宾之一,共听了两次课。2月18日,他在个人社交平台说:“第一次跟荣昌区委高书记一起学习AI知识,感谢酣客老王和李世昌的精彩分享。”
几周后,他在成都街头,挥舞卤鹅,追踪“甲亢哥”,一举爆红。“卤鹅哥”是否是在听完课之后灵感启发,做出上述行为,不得而知。但他“豁出去”的勇气,正成为城市宣传中涌动的生命力。
“我就是重庆市荣昌区新质生产力导师,春节之后,我刚好给荣昌企业讲授‘城市生动化’的课程,所以,我特别有资格解析这件事。”“卤鹅哥”走红网络后,王为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卤鹅哥”走红)这恰恰是中国草根企业家的重做逻辑,因为第四消费时代,用户注意力才是最稀缺的资源。
财经博主“价值投资链”认为,在这个流量分散、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卤鹅哥”的走红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荣昌系统性打造民间“自生态”流量的缩影。荣昌不是在等一个网红,而是在持续打造一座“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看见”的城市。
流量运营,两大启示
笔者认为,“卤鹅哥”走红网络以及荣昌人性化的城市治理,给我们带来两大启示:
对于政府而言,要转变职能,以柔性治理承接流量转化。在4月16日的“金点子”座谈会上,高洪波关于“交警不是贴罚单的,城管不是掀地摊的”的一席话,再次引发网友共鸣。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重申,正是荣昌、淄博、哈尔滨、洛阳等一众网红城市成功经验的精髓——用诚意留流量,促“网红流量”变“经济增量”“城市能量”。
方便游客的淄博赶“烤”公交
在流量时代,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从淄博到洛阳,从“卤鹅哥”到荣昌……政府部门需抓住热点流量机遇,将之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带动百姓致富。毕竟,城市不只是用霓虹灯照亮,还要用爱去呵护,用心去经营。
对于消费品牌或经营者而言,要把握新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心理变化及消费偏好,创造需要不如创造想要,创造需求不如创造追求,为此,要以真诚的服务感动顾客,以真实的品质打动客人,以真心的努力转化客户,为消费者打造“高心值、高文化、高道德”体验(王为“重做”理论)。这,或许正是日益内卷之下的消费新出路。
火热背后,重做逻辑
如果说“卤鹅哥”出圈是偶然中的必然,那么,他背后所呈现的,恰恰是一场从个体到城市,从产品到产业的“重做”路径。
荣昌近来的走红,不是简单的依靠流量,而是踩中了城市重做思维的鼓点。从“抓项目”到“抓消费”,从“管城市”到“营城市”,荣昌借地摊经济的柔性治理激活消费动能,以资源整合释放非遗价值,用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构建起“清亲”政商关系,让城市生态充满人情味。
“天下城市,与其花500万投开屏广告,不如培养一个卤鹅哥。”王为如是说。
与城市重做同频共振的,还有“卤鹅哥”的重做产品之路。他没有改变卤鹅的味道,而是重塑其传播方式——用短视频讲述“老味道”,用“夸张”的举动、真诚的态度等人格化表达、创新化表述带领产品出圈。
正如王为所说,他不是“蹭”流量,他用肉身追星的“笨功夫”,把“甲亢哥”3000万粉丝的流量池变成了荣昌卤鹅的全民品鉴场、全民封测场,“这才是流量即留量”。
财经博主“价值投资链”也认为,荣昌用柔性管理重做城市品牌,“卤鹅哥”用追踪行为重做产品……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城市,正在重塑产品与用户、内容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应了那一句话——“所有的行业都可以重做,所有的产品都值得重做,所有的城市都能够重做”。
总之,不管怎么说,“卤鹅哥”以一人走红,为荣昌全城赢得了流量。
这个五一,不如就去趟荣昌,看一看“卤鹅哥”,游一游夏布小镇,感受那一片人间烟火。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4170/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