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大连国资入主以来,整体发展态势触底回升,已进入攻坚阶段的獐子岛正经历着行业水逆。当前,水产行业正深陷周期性底部的困局,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产能过剩,消费疲软,需求难以有效支撑价格上涨,水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水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美国提高关税等因素,更是进一步冲击了水产行业,使相关上市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2025年4月24日晚,獐子岛(002069)披露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下滑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87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波动背后,公司的基本盘仍保持稳健,特别是在国资入主公司的三年时间里,公司积极落实大连市委、市政府及国资股东的战略部署,谋划品牌战略,变革经营策略,深入推进“厚积供给、发力需求、聚焦品牌、上下同欲”的经营方针,公司经营质效已焕然一新。
目前,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正通过品牌价值重构与科技创新,在行业困境中开辟新增长极。
品牌战略升级:六十余年积淀熔铸现代海洋食品标杆
黄海之滨,北纬39°的深蓝海域孕育着中国海洋食品的传奇——獐子岛。作为中国水产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这家有着67年海洋开发史的企业,在2024年迎来品牌价值的历史性跨越:以178.58亿元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较2012年增长337%,并凭借"中华老字号"认证,完成从区域渔业龙头到全国性海洋食品品牌的蜕变,品牌未来成长性和未来收益值得到认可,品牌内涵更显活力。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其以"原产地+科技+文化"为核心的品牌战略深度落地。
公司通过原产地IP形成全球化品质背书。在大连长海县海域,獐子岛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北纬39°"品质认证体系。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獐子岛建立从种苗培育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品控体系,这一"蓝色身份证"直接转化为市场溢价能力。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精准卡位消费。面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獐子岛打造"金字塔型"品牌矩阵,建立以“獐子岛”为主品牌,“北纬39°”和“城市渔夫”为副品牌的主副品牌协同发展的立体化营销架构。
塔尖的主品牌"獐子岛"成为海参行业标杆。“獐子岛”商标被认定为中国水产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主要聚焦高端滋补,为礼品市场定制"国礼级"海参礼盒。塔身的"北纬39°"以"地理标志+科技赋能"定位中高端,塔基的年轻化品牌"城市渔夫"以预制菜和休闲零食破圈,公司椒麻对对虾被评选为辽宁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烧汁鲍鱼获得十大明星产品奖,公司获得水产加工十大品牌奖。在国家提振消费的环境下,“獐子岛”产品的优秀品质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美味体验。
当前,公司正启动"正本清源"工程,建设区块链溯源系统。在品牌文化建设上,獐子岛将海洋渔业文化转化为消费体验,每年冬季举办"海参大雪采捕节"。
科技创新:构建海洋食品产业的"技术护城河"
在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獐子岛2024年研发费用达2164万元,同比增长12.18%,营收占比1.37%。三大技术体系的突破,正重塑海洋食品产业的竞争格局。
公司拥有国家级虾夷扇贝良种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国水产种业阵型企业、省级皱纹盘鲍、刺参、光棘球海胆原种场、辽宁省现代渔业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大连市虾夷扇贝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突破了三倍体技术,联合培育虾夷扇贝“獐子岛红”、虾夷扇贝“海大金贝”、 长牡蛎“前沿1号”、福建牡蛎“前沿2号”新品种。
公司在食品技术研发和生物技术与生态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此外,公司还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海珍品研发试验室、休闲食品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合研发,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公司扇贝、海参、鲍鱼类新品加工与上市转化。
公司食品研发做到研发一代、上市一代、储备一代,赋能渠道拓展,聚焦扇贝、海参、鲍鱼、虾类等多款新产品产业转化,以蒜蓉粉丝扇贝为代表的预制菜类产品、以参旅干海参为代表的海参类产品、以软烤扇贝为代表的休闲类产品等产品销售取得较好效果。
在碳汇技术方面,海洋渔业养殖在极大减轻天然渔业资源利用压力的同时,还能形成巨大的渔业碳汇功能。公司积极推动形成海洋蓝碳产品合理的计量和交易机制,打造獐子岛集团贝藻类蓝碳发展新模式。可进行大规模标准化开发,对实现国家3060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公司是我国较早开始对渔业生产过程进行碳汇核算的企业之一。早在2010年,公司就开始从事贝类碳足迹评价工作,积极践行碳汇渔业的生态理念。2010年,SGS向公司颁发了该公司在世界上的第一个碳标识,獐子岛虾夷扇贝成为中国第一个碳标识食品,并获得首个“碳减排”标识。2014年,獐子岛公司成为全国首个“碳减排”标识企业。2024年度,公司重新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获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升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战略展望:从"蓝色粮仓"到"海洋生态服务商"
当前,海洋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海洋牧场,作为海洋养殖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需要高效的集团化、规模化路径引领行业前行,也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整合科技、人才、金融等关键资源,构建创新驱动的资本生态闭环,为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助力其实现从近岸到深远海的转型升级。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獐子岛在2025正绘制新的蓝图,积极推动主营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以虾夷扇贝为主的单一品种结构向海参、虾夷扇贝并举,辅助鲍鱼、海胆、香螺、藻类等多品种结构多营养层级的生态型海洋牧场转型,稳步提升海洋牧场产出产量和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将以品牌升级战略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推行渠道多元化营销策略,聚焦重点客户,积极推进区域代理模式,深度挖掘B、C 端零售、餐饮新消费潜力;在经营层面,进一步推动公司优化经营班子结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不断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整体来看,自国资入主后,獐子岛的品牌突围与技术攻坚,为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珍贵样本——当自然资源禀赋与现代商业文明深度融合,当历史文化积淀与前沿科技创新同频共振,老字号不仅能守住"匠心",更能开辟"新局"。在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这家"蓝色粮仓"的守护者,正以韧性与智慧,书写着中国海洋食品产业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14255/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