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配资导航 2024-12-3 67 12/3

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积极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吸引了大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赴港上市。本报今起推出“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系列报道,选取港股市场上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全方位呈现港股公司在引领前沿科技、破解技术难题方面的成果成效,敬请关注。

2024年初,一艘名为“开拓者1号”的巨轮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搭载着数千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开启了“国车自运”的新时代。这是首艘由国内船企建造、专门用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汽车运输船。而建造这艘船的企业叫中集来福士,是中集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站在全球绝大多数码头,目光所及,无论是运输船、集装箱,还是穿梭其中的半挂车,都能看到中集集团的影子。“只要是‘国家有需求、行业有短板、中集有能力’的产业,中集就会考虑进入。”中集集团董秘吴三强说。

从一块钢板,到一个集装箱,再到31项横跨“海陆空”的明星产品,40多年的时间里,中集集团如何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收超千亿元、载着“中国制造”驶向全球化海洋的企业巨轮?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了深圳蛇口寻找答案。

以集装箱为镐,挖出发展“矿道”

在离中集集团总部大楼不远处的蛇口时间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改革开放之初诞生于深圳蛇口的口号。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正式成立,轰动全国的蛇口开山炮炸响,而中集集团的总部大楼就位于第一声开山炮炸响的地方。

对中集集团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贯穿了企业的发展脉络。1981年1月,中集集团在深圳蛇口破土动工之后,没多久就遇到了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冬,没有订单,企业徘徊在破产边缘。生死存亡之际,时任公司生产部经理的麦伯良等骨干主动向董事会请缨,希望保留公司、自主经营,以图东山再起。

吴三强向记者表示,当时公司只剩下59人。没有业务就一家一家敲客户的门,什么活都接,拼命加班和时间赛跑,做了各种和钢结构相关的产品,终于保住了公司的“火种”。随后在国际航运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助推下,中集集团跨越了企业发展的“生死线”。

这次危机让中集集团意识到,当行业风险来临之时,只有业内一流企业才有应对风险的底气。这坚定了中集集团深耕集装箱业务,把它做到全球第一的决心。面对集装箱市场被日韩垄断的竞争格局,中集集团深耕技术突破封锁,在全球市场突围。1996年,中集集团集装箱产量占到全球20%,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到了今天,全球几乎每两个集装箱,就有一个是中集集团制造。

在中集集团的引领下,中国集装箱产业链实现了100%国产化。吴三强表示,中集集团在自主安全供应体系上发力,和钢材、油漆、地板等集装箱上游供应链开展广泛技术合作,实现了产业上游供应链100%国产化。

“目前我们的集装箱业务在夯实行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还在引领行业向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吴三强表示。在轻量化上,中集集团首创高强度轻量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相比传统集装箱屈服强度提高了50%、抗冲击凹陷能力提高50%、抗腐蚀性提高25%、产品钢材重量能减轻约10%,有效提升了集装箱载重量。

在智能化上,吴三强表示,中集集团联合华南理工、深圳大学等多家高校进行攻关,打造了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应用机器人最多的集装箱制造生产线,引领制造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中集集团旗下的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为例,已经先后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5G工厂”称号。

以集装箱业务为“开山镐”,中集集团挖出了企业发展的“主矿道”,并引领着中国制造迈向技术自主和智能化的深处。

锚定行业第一,百炼技术“精钢”

对中集集团来说,集装箱并不是唯一的第一。吴三强表示:“2002年,我们进入了道路运输车辆产业。2005年左右,我们的半挂车已经做到了国内市场的第一。2007年,我们进军罐式装备,中集安瑞科旗下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单项冠军产品。2010年我们完成了对烟台来福士的收购,进入海洋工程领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做到了单项产品冠军……”

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如今,中集集团旗下已经有31项明星产品,横跨船舶、集装箱、商用车、海上平台、登机桥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海陆空”全覆盖。在这背后,中集集团也孵化出了中集车辆、中集安瑞科、中集来福士、中集天达、中集世联达、中集环科等多家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24年9月底,中集集团已经有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对很多企业来说,“多”和“精”往往是两难抉择,业务繁多就难以做深、做精。但中集集团却做到了“多”而“精”,每个业务都锚定世界第一,这背后是中集集团在技术上的“死磕”。

以海上巨无霸“蓝鲸1号”为例,它由中集来福士制造,是目前全球最先进一代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助力中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31项明星产品背后:中集全球视野下的“质胜”之道|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蓝鲸1号”项目成立之初,面临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等诸多难题。整个“蓝鲸1号”研发设计团队只能用投入大量时间的苦功夫去弥补经验和技术上的不足,在9个月时间内完成了4000份船东审核图纸、1200份船级社审核图纸和2.5万条审图意见处理,最终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完成了大部分自主设计,掌握了钻井系统双钻塔、液压主提升、岩屑回收、超高压井控等多项新技术,让“蓝鲸1号”这样的国之重器得以问世。

对机械制造业来说,只有“百炼”才能“成钢”。“机械制造行业不会像半导体、AI这些行业一样热度高,但它涉及很多基础性的难题。对基础性的难题,是需要一点一点花时间去攻克的。”吴三强表示。

中集集团之所以能在多个行业炼出“精钢”、做到领先,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攻关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吴三强表示,集装箱主要的制造工艺是焊接,它属于一种钢结构,而中集集团随后进入的半挂车,可以看作是“会动的钢结构”;再之后做的登机廊桥,涉及机电一体;海上钻井平台更是涉及非常复杂的海洋动力等多学科交叉。这40多年来,中集集团一路在积累关键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不断进化。

做一行成就一行冠军,正是因为中集集团有明确的扩张主线,都聚焦机械制造领域。吴三强表示,中集集团判断是否要进入一个行业的标准是“国家有需求、行业有短板、中集有能力”,三条里面有一条不满足,那么就要重新考虑。“我们做的都是相关多元化,紧紧围绕物流和能源装备两大主线,不做跨界多元化。”他说。

扎根全球市场,形成出海“舰队”

各个业务“百炼成钢”、锚定第一,这意味着中集集团的视野从来不局限于国内市场:想当全球第一,首先要走向全球。自1987年开始,中集集团就开始开拓国际集装箱市场。最近三十多年时间,更是几乎以“一年一场海外并购”的速度加速全球化布局。“我们一直在走全球化路线,从全球市场拿份额,海外营收占比多年超过50%。”吴三强表示。

在港股上市,为中集集团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助力。2012年,中集集团成为首家通过B股转H股方式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吴三强表示,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市场,企业在香港上市可以接触到头部国际投资机构,有利于改善企业股东结构和公司治理,也有助于企业的投资价值可以充分释放。同时,在香港上市也大大提高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过他同时提到,港股上市公司目前也面临流动性不足、估值偏低等问题。

成立之初那场“生死危机”带给中集集团的警示,除了在各行业做到一流之外,还有不依赖单一地区和单一市场。目前,中集集团凭借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抵御了集装箱行业周期性带来的风险,又通过扎根海外市场,平抑了单一地区的风险波动。2024年上半年,中集集团国外营收达430.79亿元,增速远超国内市场,国外营收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54.55%。

“很多企业出海,只把自己的工厂搬到了海外,管理体系和供应链还是来自中国。但是如果把全球化作为起点,出海不只是为了躲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话,就需要把企业的运营真正放到全球化框架下考虑。所以我们做很多产品都是放在全球角度,用全球供应链和人才,和全球供应商竞争。”吴三强表示。

目前,中集集团的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实体企业超过了30家。尽管未来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强,但吴三强认为,中国的企业也在成长,已经能更好地应对全球贸易壁垒等挑战。

中集集团这艘“企业巨轮”,带着中集车辆、中集安瑞科、中集来福士等“舰船”征战全球海域,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出海舰队”,无惧市场风浪,驶向更多的“全球第一”。

不出海就出局开辟“安全航道”是关键

不出海,就出局。这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现状。近年来,中国企业掀起出海热潮,据《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2年位列全球前三,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8万家。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壁垒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更需要加快出海步伐,构建更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全球化布局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厚墙”。

但是,出海之路“风急浪高”,一个失败的出海案例可能就会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拖入泥潭。对企业来说,出海这条路“走得稳”胜过“走得快”,开辟出海的“安全航道”成为了关键点。

“安全航道”如何开辟?首先不能盲目出海与跟风出海,需要厘清思路。很多企业热衷于购买欧美破产企业,视它们为“香饽饽”。但这些欧美企业为何会陷入破产困境?有哪些积弊需要扫除?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完成整合让它们扭亏为盈?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以中集集团为例,2013年中集以5500万欧元收购了曾是德国最大、全球排名前五的消防车生产厂商齐格勒集团,后者在2011年因为反垄断调查被罚款,申请了破产清算。作为拥有超百年历史的传统家族企业,当时的齐格勒管理高度松散、卫星工厂各自为政,中集通过制定流程、强化管理、加强对齐格勒子公司管控等方式一扫积弊,助齐格勒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中集集团也凭此在全球消防车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其次,要建立本土化思维解决“水土不服”。跨国经营管理并不简单,不是把中国经验、管理方式原封不动搬到海外就行,企业要站在当地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商业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融入当地。

还以齐格勒为例,中集集团在收购齐格勒的第二年,就花钱建造了齐格勒博物馆。博物馆展现了齐格勒的百年历史,成为了当地人的骄傲,也让齐格勒员工对中集的归属感、认同感大大增强。这样的“妙手”,离不开中集集团立足当地,用本土化思维经营境外企业。有了这样的本土化思维,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全球化思维”。

2024年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总额达20.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在产品出口上,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在出海热潮中保持一份冷静和思考,才能让产业出海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 THE END -

配资导航

12月03日08:04

最后修改:2024年12月3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