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权益市场回暖之际,中证转债指数再次突破前期高点,并刷新2022年8月以来纪录。
中证转债创阶段新高,不仅彰显了转债市场的强劲复苏,也进一步凸显了转债作为兼具债性与股性投资工具的独特韧性。Wind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以来,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中证转债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回暖态势,其间累计涨幅接近17%。
在退市或违约等风险扰动减少的情况下,转债市场表现的韧性较强,投资者对转债市场的信心增强。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政策的持续加码,转债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中证转债指数创阶段新高
在经历了前期估值持续压缩后,转债市场自2024年9月以来出现明显修复。中证转债指数曾一度跌至360点附近,但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中证转债指数持续震荡攀升,2月6日一度上涨超过424点,创下2022年8月以来新高。
中证转债指数创阶段新高的背后,是前期低价券罕见的大面积错误定价加上机构重新入场的结果。2024年6月至8月,在转债违约、退市等风险频频出现的背景下,转债市场价位结构来到了非常极端的水平。当时,约半数转债跌破债底,投资者甚至质疑纯债价值(债底)作为转债定价锚的有效性以及计算的科学性。
而随着2024年9月底以来,正股情绪好转,投资者的担忧也开始淡化,基于债底修复或者基于面值修复成为转债市场估值修复的重要选项。
据华西证券研究,受益于纯债历史级别行情,债市机构早已完成年内考核要求,叠加权益类资产波动收敛,保险机构2024年11月便已经开始增配转债,体现为转债估值韧性凸显。同时,社保基金也开始积极增配转债。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年金前期因近年来转债市场信用风险发酵,减仓转债规模明显。华西证券认为,在公募主动提仓位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年金作为转债市场第二大机构持仓力量,或正在重新入市。由于增量资金风险偏好有限,低价品种得以再度显著跑赢中高价品种。
在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之际,中证转债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并创阶段新高。转债估值上行的背后,不仅是机构重新配置的结果,同时也蕴含了投资者对后续权益市场的预期。中信证券认为,进入2月后,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又到了“幸福的烦恼”阶段
转债估值回升后,提前赎回的可转债逐渐增多。Wind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以来,已有37只转债因触发提前赎回条款被强制赎回,并已在交易所摘牌。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迪贝电气、卡倍亿等上市公司发布了提前赎回相关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转债市场的价格中位数已修复至120元上方,意味着转债市场触发提前赎回条款的概率提升。“可转债的主流退出方式主要包括赎回和转股,其中赎回又分为到期赎回和强制赎回。”银河证券固收分析师刘雅坤表示,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高价转债数量、规模占比升至高位,强赎条款博弈空间增大。
转债强赎的目的主要是发行人为了避免到期兑付、利息偿付等,促使投资人转股。由于赎回价一般来说是转债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低于转债的转股价值,因此投资人倾向于卖出或者转股,同时随着强赎日的临近,转股溢价率逐步压缩至0%。
刘雅坤认为,影响发行人强赎意愿的因素包括发行人促转股意愿、评级、期限和余额等。1.未转股比例和转股稀释率更低的转债更容易被强赎;2.在大股东及管理层未减持完转债前,强赎可能性较低;3.偿债能力相对弱的低评级转债强赎可能性更高;4.余额较低、即将到期的转债强赎可能性更高;5.从行业角度来看,本轮强赎多为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和通信等行业内公司发行的转债。
转债市场吸引力有望增强
可转债具有独特的收益风险特征,具有收益“上不封顶、下有托底”的特点。随着近期可转债强赎占比上升,市场存量规模逐步缩小,为存量可转债提供了估值提升和增量资金入场的机会。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正股可能迎来政策博弈真空期,同时综合考虑多空双方均缺乏明确支撑,正股进入区间震荡的概率增加。转债因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特质,或迎来更好的发挥空间。从板块来看,转债行业依然轮动较快,同时转债行业分布确实与正股错位明显,“重仓位优于猜行业”的状态或将延续。价位结构方面,随着低价券估值的再度修复,中等价位转债再度成为市场主流。需要注意的是,中等价位个券之间的估值差异化较大,当中估值较低的转债更加契合负债端机构较为偏好的“双底”策略,或成为下一轮修复的优先项。
国泰君安指出,转债当前处于估值较高阶段,但并不代表相关品种的弹性完全被压制,核心还是要看后市权益市场的空间。
国泰君安表示,科技相关的主题转债有较强催化,春节前DeepSeek模型发布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包括算力、计算机等在内的多个相关行业都有涉及。当前的技术革新是持续不断迭代的,科技板块相关转债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值得关注。
校对:刘榕枝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8372/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