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新一轮的冰雪运动热值得期待。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3年前的北京冬奥会,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冰雪经济也随即在南方兴起。
浙江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目前,余村正在修建一条“云上天梯”索道,直通山顶的华东地区最大室外滑雪场——“云上草原”。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云上草原”滑雪场是长三角的冰雪爱好者的打卡热地。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该雪场单日最高的入园人流量,接近1.5万人次。冰雪运动的兴起,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农家乐、民宿、雪服租赁、雪具装备等冰雪经济产业,也正在浙江涌现。
1 家门口的“阿勒泰”
天目山脉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起湖州,西延浙皖交界。“缺雪”的浙江,借助山区的“地势”,利用造雪、制冷技术,满足南方人对冰雪运动的追逐。安吉、临安、桐庐等地,先后建造了云上草原、江南天池、大明山、生仙里、观音堂等多个室外的滑雪场,被称为“长三角的阿勒泰”。
“我们雪场的面积、雪道数量和北方众多天然雪场肯定不具备可比性,但是,我们雪场的收入肯定能进全国前列。”黄法对证券时报记者如是说。
黄法曾在某A股公司任职董秘,因为看好文旅产业的前景,现任职浙江云上文旅集团财务总监兼董秘。浙江云上文旅集团注册于浙江安吉余村,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云上草原项目”系浙江云上文旅集团开发的文旅项目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该雪场面积逾30万平方米、雪道数量8条,雪道总长3.8千米,最大坡度25~30度,雪场魔毯11条。另外,还有嬉雪乐园,面积2.2万平方米。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滑雪场,云上草原滑雪场在江浙沪颇负盛名。近日,记者在云上草原的滑雪场看到,前来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滑雪区的入口处,游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等待入园。
滑雪场内,身着五彩斑斓的滑雪服的游客们,大多是小心翼翼地慢慢滑动,努力维持着平衡;一些初次体验滑雪的孩子们,则在教练或家长们的搀扶下,一步步掌握滑雪技能;而一些经验丰富的滑雪爱好者们,一般选择高级雪道,演绎冬季的“速度与激情”。
“这个滑雪场,已经来过几次了,环境很不错。与北方雪场比较,基本没有区别,雪板、雪鞋、雪杖,都是免费供游客使用。”在云上草原的滑雪场,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对记者称, “时间和费用,是影响南方滑雪爱好者的重要因素。南方人去北方滑雪,来回机票、住宿,动辄上万元,成本太高,而且时间也不允许。但是,从上海到安吉,交通方便,驾车带上亲朋好友,按照2天的行程,每个人一千元就可以实现滑雪自由。”
“2025年春节,我们雪场人数继续爆满,单日最大入园人流量接近1.5万人。”黄法对记者称,“交通便利,是我们项目最大的优势。从地理位置来说,安吉处于长三角1小时高铁圈内。2024年年底,上海经苏州至湖州的沪苏湖高铁又开通运营,更是大大便利了长三角居民到安吉的出行。”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数据显示,春节八天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安吉县共接待游客1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8亿元,其中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1.6万人次。上个雪季(2023—2024),安吉滑雪场客流量约31万人次。这个雪季预计客流量将突破50万人次。
云上草原的火爆冰雪场景,是浙江冰雪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已有室内、室外滑雪场18家(其中室内滑雪场8家)、滑冰场12家,位居南方省份前列,跻身全国第二梯队。
另外,《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3至2024年冰雪季,全国参与滑雪的总人次达到2308万,浙江以127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六,同比增加2万人次,参与人次在所有南方省份中排名首位。
2 配套服务“钱”景良好
“我是从2024年才开始搞民宿,6个房间去年一年赚了20万~30万元。”安吉县山川乡村民费美红对记者称,“做民宿之前,房子出租给云上草原项目用做员工宿舍,大概每个房间800~900元,一年收入5万~6万元。”
费美红是土生土长的山川乡人,她也切身感受到了近年来当地的变化,“随着云上草原滑雪场的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山川乡人,开始开办民宿。估计至少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是自己开民宿。没有开民宿的家庭,或多或少也有部分房间出租给云上草原项目,用做员工宿舍。”
不止是民宿,山川乡的停车场、游乐场、雪服租赁……也接到了冰雪经济的这波流量。
记者看到,通往云上草原项目游客中心马路两边,不少村民支一个棚架,做起了滑雪服装的租赁生意。当地村民对记者称,“一般来说,南方游客为了体验滑雪乐趣,不会专门去买一整套保暖服装。一整套服装的成本,估计300~400元,单次出租50~100元不等,几下子就回本了。”
“在旅游旺季的时候,驶入停车场的车辆有上千辆,一辆车停一天就算收费20元,停车场的收入也相当可观。”云上草原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称,项目相当于给当地创造了一个旅游旺季。每年冬季的游客接待量,约占全年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开业至今云上草原项目累计缴纳税收逾2亿元。
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民宿经济,云上草原项目所在的村镇户籍人口3000人,该项目提供了1600余个直接就业岗位,约5000个间接就业岗位。将原来600个民宿农家乐床位,扩大至6000个。未来三年,将增至10000个床位。
另外,云上草原项目与村集体合作并支持建设停车场配套设施,带动村集体发展,增加年净收入近1000万元。项目周边全乡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超过450万元。自云上草原项目引进后,山川乡农民人均收入,由2017年的2万多元,增加至2023年的6万多元,增长了近2倍。
“目前,云上草原项目,拥有两条从山川乡上山的索道。另外,为了方便游客上山,提高舒适度,正在从余村修建第三条索道——云上天路。”黄法称。
余村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近年来,余村按照“两山”理念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取得显著成效。仅2023年,余村累计接待游客约11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247万元。
黄法称,2025年,余村入口的索道——云上天路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云上草原将与余村形成联动,预计将再带动天荒坪镇10000个床位规划的民宿。进一步扩大云上草原度假项目半径和接待容量,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战略扩容。
3 冰雪装备产业崛起
“目前,我们的滑雪装备,主要针对北欧、北美、俄罗斯的客户设计,所以,暂时没有针对国内市场的销售。不过,由于近年来国内冰雪经济兴起,也正在着手国内市场的开发。这个春节假期,我们趁着市场放假,专门到东三省调研市场 。”在义乌市场从事外贸的黄先生称,“在义乌从事滑雪装备的商户,听说有的商户做内贸发财了,最高接过单笔50万件滑雪速干衣的订单,客户是来自东三省。”
近年来,随着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攀升,滑雪成为热门项目,滑雪板、滑雪鞋服、护具等滑雪装备市场也迎来了增长机遇。义乌有“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称号,冰雪经济的“热”,正在当地引发“连锁反应”。
浙江义乌某服饰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说,“之前,我们从事保暖内衣生意,2022年下半年,我们发现,冰雪经济的热度很高,再加上保暖内衣和滑雪速干衣有共通之处,我之前的一些客户也有这类采购需求,于是我们招聘了设计师,共同开发面料,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实际上,冰雪运动早已告别“小众”。3年前,北京冬奥会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也开启了我国冰雪经济的新时代。
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2.13%,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次。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另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达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
滑雪运动的流行,也带动了浙江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热。企查查平台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有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滑雪”相关企业约1.9万余家,其中,浙江相关企业562家,约四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涉及制造、批发等方方面面。
以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位于温岭市的企业是国内较早从事体育运动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随着冰雪经济的火热,公司订单也水涨船高。
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称,欧洲滑雪季一般从12月开始,这两年市场不错,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5年4月,去年滑雪镜出口额达到了5000万元,同比增长10%。
目前,浙江台州、宁波、金华等地,不少企业在生产滑雪杖、防寒服、护目镜、滑板等装备。其中,作为全国最大的滑雪杖生产基地,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拥有滑雪杖生产企业34家,全镇生产的滑雪杖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近10亿元。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8393/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