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百态】 破解预付消费困局 “公证提存”提供新思路

配资导航 2025-2-7 2 2/7
(原标题:【世相百态】 破解预付消费困局 “公证提存”提供新思路)

刘少华

近年来,“某某机构跑路”的新闻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需要、想要,但不敢买”成了部分消费者的状态。鉴于此,2024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成立了体育健身行业“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该平台上线近8个月来已接入12家商户,监督预付合同300余份。

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链断裂、商家“跑路”、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等。要想避免预付式消费纠纷,加强预付资金监管是关键。从各地的实践看,有的要求商家建立预付资金专用账户,有的则限定预付款的数额,有的引入第三方监管。相比之下,上海市长宁区“公证提存”提供了第三方监管的一个新思路。

公证部门作为第三方具有更强的公信力,提存公证本来就是公证部门的业务之一。1995年司法部《提存公证规则》明确,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含担保物的替代物)进行寄托、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以担保为目的的公证提存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

在以往的预付款消费模式中,消费者将资金直接交付给商家,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管机制。一旦商家出现经营问题或恶意跑路,消费者的权益便难以保障。而“公证提存”模式的引入,则打破了这一困境。消费者支付的预付款不再直接进入商家账户,而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公证提存,根据消费进度逐步释放给商家。这样一来,即使商家出现意外情况,消费者的资金也能得到有效保护,避免了“人财两空”的悲剧。

对于商家而言,虽然预付资金受到监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使用灵活性,但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一种保护。规范的监管环境能够筛选出真正有实力、讲诚信的商家,淘汰那些企图浑水摸鱼的不良从业者。这有助于净化行业风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消费者信心的提升也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为诚信经营的商家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采用“公证提存”模式加强预付资金监管,好处多多,但同样需要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公证提存”并非免费业务,提存的费用该由谁承担是一个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吸引更多商家加入平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对于部分小本经营者而言,参与这样一个严格监管体系可能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另外,随着平台规模不断扩大,信息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支撑,提高服务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预付款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识别潜在风险,合理安排个人支出。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THE END -

配资导航

2月07日07:24

最后修改:2025年2月7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