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
特斯拉再次迎来“全球瞩目时刻”,这一刻与储能业务有关。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举行投产仪式,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下线。
这是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投建的第二座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用时仅7个月竣工完成,再度刷新了“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
特斯拉预期,2025年公司能源存储产品的装机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特斯拉上海超级储能工厂的投产不仅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受访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依托中国本土供应链的优势,特斯拉Megapack的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与此同时,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进一步完善储能产业链。
1 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工厂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系统。
工厂所生产的Megapack,是特斯拉新一代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单体重量约30吨,超过一个集装箱。所谓储能系统,好比一个“超级充电宝”。它可以改变电力系统传统的即发即用方式,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据悉,新建成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Megapack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在投产仪式现场,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Megapack外形就像一个白色集装箱,最大重量超过38吨,单个可以存储超过3900度电,相当于65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也相当于一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行驶超过3.9万公里。
投产仪式上,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它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介绍,特斯拉与临港的二次合作,是对临港营商环境的深度认可。此次在与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的合作中,临港不再只是快速响应,而是主动参与项目进程,主动为企业设计整个建设计划,对拿地到施工的所有中间环节一一梳理,才实现了“特斯拉速度”的再次刷新。
2 储能业务毛利率攀升
特斯拉早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对储能产业进行布局。2015年开始,特斯拉在美国推出Megapack和Powerwall等产品,分别面向大型工商业储能和家庭储能市场。
2023年,特斯拉储能装机总量达到了14.7GWh,是2022年的两倍以上,公司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的利润几乎翻了四倍。特斯拉公布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达到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幅度远高于公司整体营收的增长率,表明储能业务已成为特斯拉的重要增长极。同时,特斯拉储能业务的毛利率在2024年也有所提升,由18.9%提高至26.2%。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此前表示,可再生能源的未来有赖于大规模储能。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可以支持高达千兆瓦时规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业及商业项目。灵活性也是Megapack储能系统的一大特点,它随时能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集成安装,帮助电网更加稳定、可持续运行。
设计层面,特斯拉也为各电池模块匹配了专属逆变器,每台机组均已经过大量测试,内含集成安全系统、专业监测软件等,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同时,Megapack电池还可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空中升级实时更新,持续优化功能。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其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对比特斯拉美国的储能工厂,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更具生产成本优势。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或将进一步推动储能业务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极。
“中国的储能产业链比较全,供应商比较多,特斯拉可以挑选最佳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把成本压到比较低。”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特斯拉储能产品供应给中国的量比较大,有规模经济效应,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经验也很丰富,再加上品牌影响力,这些优势会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依托中国本土供应链的优势,特斯拉Megapack的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利润率。
3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是特斯拉储能业务的里程碑,也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起点。“希望通过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在上海落地生根。”特斯拉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能否复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鲇鱼效应”尚待观察,但可以预知的是,储能工厂将同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聚集。据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平均每30多秒就有一辆整车下线。
“特斯拉得以高效迅猛发展,中国供应链的参与功不可没。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上下游合作共赢。”特斯拉表示。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副秘书长张健分析指出,以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代表,用市场换技术,带动本土产业链发展,可以实现多赢。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投产,可以促使国内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在此过程中,储能产品价格体系很可能会调整,短期对一些企业业绩有一定影响,但是从长期看,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对带动中国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4 储能市场竞争或加剧
当前,新型储能产业及应用规模不断壮大。《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中国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2.6个百分点。
在中国和全球的储能产业方面,中国相关产业整体也在全球保持领先。有券商研报指出,中国储能产业链具有制造、成本和市场等优势。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设储能工厂,一方面看中了中国的规模制造、快速响应优势,能够快速补齐Megapack产能短板;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完备且成本低廉的储能系统产业链优势,能够降低Megapack生产成本。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上海储能工厂的Megapack项目将有助于提升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特斯拉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很大,客户有充电需求,Megapack产品可以首先在特斯拉自家的充电场站应用。
还有市场分析指出,储能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市场开拓、项目执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随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成本下降,市场准入门槛逐渐降低,新进入者增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8654/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