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线上金融服务,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滥用,不仅可能导致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身份盗窃、欺诈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安全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合规要求,更是维护消费者信任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保护消费者权益,首要任务便是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线。金融服务行业先后出台多项个人金融信息、数据安全等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招商银行、数禾科技等各金融机构和服务平台也不断加大对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并与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等多措并举,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落到实处,多方协同正在合力打好组合拳守护信息安全,筑牢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信息安全问题呈现复杂严峻趋势 多方合力筑牢防线成共识
当前,个人信息泄漏等安全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隐私运单每天的平均使用量超过3.7亿件,使用率达到88.45%。与此同时,行业领域相关人员、电商、互联网金融平台泄密、非法倒卖个人信息等事件还时有发生。
个人信息保护案件涉诉信息类型较为丰富,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的涉个人信息及数据相关案件审理情况,个人信息保护案件既包含基础个人信息,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也有因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AI换脸”等新类型侵权案件,还包括多种衍生信息,亦包括大量法律未明确列举的个人信息,如电子商务平台上形成的用户订单交易详情、客服沟通记录等。这反映出,个人信息与企业的衍生数据相互交织,呈现复杂化的状态和趋势。与此同时,从侵权形态来看,涉及侵害个人信息的知情权与决定权的案件最多,主要侵权形式为未经同意收集、公开、提供个人信息,或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不可否认,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领域,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平台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政策发布不断完善,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自2021年年11月1日起施行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迄今已满三周年,这是我国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开启了依法全面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时代。 2024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三章专章设置了“个人信息保护”。
在政策引领下,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对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其中数禾科技、招商银行和奇富金融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数禾科技通过构建全链路安全监测体系,实现了对业务全流程的安全监控。该体系通过自动化模拟攻击、高危行为监测和情报网络搭建,能够实时监测潜在的安全威胁,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事件,有效防范了信息泄露和滥用风险。此外,数禾科技还建立了高效安全响应机制,通过安全工具编排和专家模型与人工审核的结合,实现了安全告警及响应的自动化,显著提升了安全处置效率,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及数据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保护。
招商银行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通过对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系统防御能力,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招商银行还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从源头上减少信息安全风险。
奇富科技则建立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信息安全挑战,通过与多家知名安全厂商合作,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除了金融机构和平台的努力外,用户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提升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数禾科技等金融科技平台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技术、新模式,不仅增强了用户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相信会有更多企业携手并进,共同为用户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9026/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