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作为国内综合能源领域龙头企业,联美控股(600167.SH)是否会将母集团及实际控制人旗下专注于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特瑞科技”),纳入上市公司体系?目前,这一市场预期逐渐升温,正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进一步突显出了退役动力电池合法合规安全处置的战略重要性。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容量预计将达137.4GWh,对应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但行业长期存在“小作坊式回收”乱象,非法拆解导致的环保与安全隐患突出。
去年10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成立,即聚焦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等业务,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这显示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如何维护好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安全,已经引发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布局。
而最新出台的《行动方案》正是上述战略的落地措施。《行动方案》指出,要强化动力电池产业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要用法治化手段规范回收利用,制定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以标准引领带动回收利用。
事实上,这些政策导向与巴特瑞科技的产业布局也高度契合。
公开资料显示,巴特瑞科技与联美控股同属联美集团,是国内最早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的创新企业之一,是国家工信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白名单企业。目前,巴特瑞科技拥有“废旧动力电池免放电拆解”及“LFP电池粉全组分再生”两项核心技术,并在天津建成投产国内第一条万吨级商业化免放电拆解生产线、第一家锂电回收资源化行业零碳工厂。
作为工信部认证的“白名单”企业,巴特瑞科技凭借全自动免放电物理拆解技术,成功解决了拆解过程中“电解液冷凝、电池粉尘污堵、收率偏低”等行业难题,并实现安全环保无污染拆解,全流程无废水、废渣产生,废气集中安全环保处理,其工艺先后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等产业目录,技术壁垒与合规优势显著。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已成为万亿级蓝海市场。对于联美控股而言,若能够把握政策窗口期,推动巴特瑞科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体系,不仅是对国务院最新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更是突破传统综合能源业务增长瓶颈、抢占新能源赛道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实际上,联美控股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布局新能源领域。2021年,联美控股发布“综合能源战略升级路线图”,推进综合能源战略转型升级,通过发展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开展综合能源业务、探索电储能市场和布局氢能产业四条路径全面推进公司的碳中和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当年,联美控股成立氢能事业部开拓氢能业务,并投资了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
市场分析认为,联美控股对新能源投资如此积极,就是希望在传统综合能源业务之外,尽快开拓出第二增长曲线。此次《行动方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若联美控股与同集团旗下巴特瑞科技实现资产整合,联美控股将有望依托巴特瑞科技的技术优势与政策红利,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加速向新能源全产业链服务商转型,并推动上市公司估值体系向成长型科技公司切换。
“对联美控股而言,整合巴特瑞科技将带来业务结构、盈利模式与估值体系的多维升级。”业内人士分析称,联美控股当前主营的供暖等综合能源业务,由于业务特性,地域局限性明显。相比之下,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具备全国性扩张潜力,而且巴特瑞科技已与三一集团、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业务覆盖备电、充换电等多场景,可助力上市公司业务突破地域限制。而且,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兼具资源属性与技术溢价,巴特瑞科技现有的领先技术,其碳排放低于锂电回收行业平均水平,且低于行业部分龙头企业,如果进一步实现规模化运营,有望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此外,联美控股货币资金充裕,具备并购整合实力,而巴特瑞科技作为高新技术型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与产能扩张,上市公司无疑可助力其加速全国布局。 “联美控股可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经验,通过分阶段收购、设立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降低整合风险。”业内人士表示。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vteam.cn/9282/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