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公考赛道十年进化论,粉笔领跑行业转型

配资导航 2025-2-25 1 2/25

十年磨一剑,数字教育浪潮中劈波斩浪的粉笔(02469.HK),在2月25日迎来自己的十岁生日。当同业者争相涌入AI风口之际,这家已构建完整AI商业闭环的职教先锋,正在重构行业价值图谱。


粉笔创始人张小龙在朋友圈发表了长文,复盘企业十年进化论。在他看来,职教的黄金三角需要被重新定义:先进的科技、优质的内容、细致的服务。全新的价值锚点思考由来已久,7年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做在线教育,优质的内容+好的产品和工具+针对性服务,这三个结合起来,才可能有机会。”变的是对产品的思考,不变的是对于优质内容和服务的追求,而大模型浪潮的出现,让这家科技教育公司能够进一步聚焦技术底色。


10年间,粉笔后发先至,已经成为行业“头号玩家”,技术正在重塑游戏规则。


随着粉笔、中公教育、华图山鼎相继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粉笔经调整净利润预期将不少于3.5亿元,远超后两者。从最初通过在线直播课闯入公考培训赛道,到以创新形态出现的OMO系统班,再到自研垂域AI大模型、上线粉笔AI老师,实现"教-学-练-测-评"全链路AI化改革,粉笔以黑马之姿带来了产品形态的转变,并且还在持续“和自己较劲”,不断提高产品交付标准。


随着 AI 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其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轮廓愈发清晰。在授课、答疑、面试点评等多个关键环节,AI 大模型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学习体验,更是企业优化运营效率、探寻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当下,公考培训行业正经历着技术驱动下的又一轮深度变革。


在张小龙看来,粉笔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印记。大模型时代,粉笔正通过AI战略部署,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推动教学与服务效率全面升级,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中持续释放技术红利。


从效率工具到增长引擎


从线上业务出发的粉笔,在这轮浪潮中具有先天优势。早在2018年,粉笔就已经在教学服务环节应用AI智能批改技术,在后台流程协助教师效率提升。2019年,粉笔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24年6月,粉笔AI老师生成合成类算法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六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拿到了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合规开放的AI大模型入场券,这意味着其在技术实力和安全性方面都走在前列。


综合多家机构研报不难发现,AI成为投资者评估粉笔未来发展潜力的首要关注点,亦是该公司近两年乃至未来增长的核心所在。


在AI布局方面,粉笔率先实现了大模型从公司运营到业务革新的落地部署,成为行业内首家完成这一部署的企业,显著领先于其他企业。据介绍,粉笔AI产品矩阵包括申论AI老师、行测AI老师以及精品AI面试点评,成功落地至多个核心场景,渗透教学、客服等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粉笔AI在提高人效和商业收入方面都已取得实际成果。粉笔总裁魏亮透露,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主观题智能批改系统为例,成功将效率提升至人工的20倍以上。AI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助力显著,自2023年上市以来,粉笔多次强调加大对AI技术的投入与应用。2024年,粉笔预计净利润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速,大涨19.3%不少于2.3亿元。


从营收侧来看,粉笔基于多年线上耕耘,月活用户达千万级,C端用户基数庞大,为 AI 产品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粉笔内部数据披露,于近期组织的AI面试模考大赛,单日峰值报名人数已突破2.2万人,近一周共计报名9.4万人次。这一数据意味着,其AI产品已经在用户侧形成良好反馈,并有望成为增长的第二曲线。


粉笔AI已从“降本工具”进阶为“创收引擎”。信达证券指出,粉笔率先推出行测、申论、面试的AI产品,体现了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多年在线数据沉淀的意义,虽然短期对业绩的贡献较小,但却有望成为改变行业生态的一大步。


2、从爆款产品到生态构建


入局职业教育领域十载,粉笔精准锚定市场脉搏,实现了从行业新秀到生态构建者的角色转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粉笔已累计注册用户7274 万,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在主动拥抱变化的过程中,粉笔一直扮演突破者的角色。


2015年,彼时的职教行业还处在“重地推、轻服务“的传统模式中,尽管慕课等网课形式已落地多年,面对开创性All in 在线课程的粉笔,质疑声犹在。一年后,在线教育走上快车道,粉笔营收在6个月内突破1亿元,人们这才发现,其走在一条新但正确的道路上。


“创新始终是粉笔发展的核心动力,拓展线上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创新,因为没有可参考的对象。一直以来,粉笔都是自己探索道路,越深入面临的挑战也越大。”魏亮曾总结道。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衍生场景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展。与同领域的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粉笔图书业务的表现也十分抢眼,在财报中自成一派。通过自建图书工厂、成立图书事业部,粉笔充分挖掘被忽视的细分场景,打通上下游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依托于粉笔累积多年的教学资源和内部专家团队,这种“重投入”策略在细分市场收获回报,粉笔图书天猫旗舰店于2018年1月开始运营,仅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年销售额过亿。2023年全年,粉笔的图书业务实现营收5.1亿元。据介绍,粉笔在图书生产环节引入全球顶尖机器设备,自主设计生产线,从源头把控图书品质。粉笔率先引入锁线胶装技术,选用上等松香油墨与82度柔和白纸,全方位提升阅读体验,重新定义教培行业印刷质量标准。


在产品层面,粉笔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顺应市场变化。从最初的粉笔题库,到在线模考,粉笔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打造了多个“明星爆款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从粉笔披露数据来看,“2025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终极)”吸引了超过52万名考生报名参加,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6%,2025国考模考大赛累计参与报名人次最终超过878万。


更大的想象力来自OMO模式。粉笔意识到,用户对线下课程和服务的需求仍在,OMO模式是其互联网思维的延续,借助其线上教学资源优势,突破地域和师资的限制,线上线下教学服务相结合,形成强协同效应。简单来说,用户的学习数据在线化,服务和学习过程可以选择线下开展,好处是在粉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辅导和精细化管理。


而通过以上模块化的教学产品,粉笔组成了高口碑、高质量、有性价比的产品及服务矩阵,能够精准对接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进而形成正向循环,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长动力。


3、深挖增长护城河


国信证券此前测算,2025年公考培训市场规模或达到280亿元。2025 年度国考热度持续攀升,报名人数一举突破新高,达到 341.6 万,而计划招录名额仅为 3.97 万个,考生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公考培训市场需求扩容态势愈发显著。这也倒逼赛道企业向内苦练内功,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向内要效率,成为赛道选手们的共识。


上市以来,粉笔盈利能力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实现连续盈利。2024年上半年,粉笔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9%增加至54.2%;净利润率为17%,去年同期为4.8%,增幅显著。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粉笔经调整净利润预期将不少于3.5亿元,继续领跑行业。在寻求增长的同时,粉笔经营质效全面提升,正是其“技术赋能+服务升级”的集中体现。


张小龙此前表态,坚持不以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作为经营首要目标,还是长期坚持品质、效率优先,坚持把教研、产品技术、服务放在核心位置。作为创始人,张小龙一度自己直接管理客服部门,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最近的距离了解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体验。


效率革命藏在每个操作细节里。据透露,智能排课系统、智能退费系统、客服机器人等多样化AI辅助工具已经深入粉笔服务工作流程,带动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当行业仍在“扩张网点”与“收缩成本”间摇摆时,粉笔始终坚持技术投入的长期主义。魏亮提到,接下来,粉笔将以每年30%的增速加码AI研发投入,联合顶尖机构共建教育大模型实验室,打造具备"诊断-预测-进化"能力的智慧教育中枢。


值得关注的是,粉笔计划将于上半年推出首个完全由AI授课的公考课程产品,预计将通过技术杠杆打破“低价=低质”的行业困局。当“粉笔AI老师”开始收费,而对手仍在优化PPT课件时,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已悄然写定。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 THE END -

配资导航

2月25日16:37

最后修改:2025年2月25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

您必须 后可评论